企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它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組織、計劃、指揮、監督和調節等一系列職能的總稱。身為企業靈魂人物的企業主、CEO及高管團隊具備相當水平的組織領導與管理能力是企業管理最重要的。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主要內容之一。
咨詢熱線:400-169-7929發布日期:2017-08-02 08:43:25 瀏覽次數:938
在企業管理中,人性化的管理也變得極為重要了,使企業員工面對工作富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企業也在不停地摸索著新的方法與員工共同合作,創造經濟效應,我們總結下了以下四點:尊重員工、信任員工、培養員工、關注員工。給予員工一個發展的平臺。
企業管理者應該具有尊重·寬容的藝術,我們可以看到,在外資企業的大門口,都會設立打卡機器,廠區工作人員進廠都需打卡才可以入廠。一般我們都會認為是為了考勤,同時也是一種考核制度,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外協人員也需要打卡,沒有任何優待,所以打卡應該不是考勤。體現出了對每一位員工的尊重,這就是外企的合理制度,從而才會吸引那么多的優秀人才。
尊重員工,企業能獲得員工尊重的同時,也使員工獲得了自尊。外資管理人員尊重員工,換來的是員工的強烈自尊心。也使企業員工處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空間了,從而創造更多的企業經濟效益,使企業更加長遠的發展
有些國內企業出臺一些政策比如“三不傷害”、“四不傷害”,如果真有人檢查或者員工間相互監督,一般都會造成員工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關系緊張”。反而不利于企業的管理。
尊重員工,能夠提高員工的自尊心;尊重員工,能夠消除員工對管理者的偏見。信任·考驗的是信任者的能力 。
國內企業,不懂的尊重員工,在這種“人性惡”的管理假設下,導致了員工的“不合作”。
對待“不合作”的員工,僅靠嚴刑峻法是不夠的。受到企業懲罰的員工一定會想方設法在企業無法懲罰的地方報復企業——你給員工什么,員工就會加倍的給你什么。培養·絕不是福利,更不是“浪費” 國內企業一般存在一種普遍的認識:培訓、培養,是給員工的福利。所以,很多企業的培訓變成了無培訓計劃、無需求分析、無效果評估的“三無”培訓。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員工,去創造更多的經濟效應,懂得員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從而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文章推薦】:企業管理
未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