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的概念是從擴大的生產(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發展而來,現代管理教育對供應鏈的定義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一個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所連成的整體功能網鏈結構”。
咨詢熱線:400-169-7929發布日期:2017-08-02 08:35:33 瀏覽次數:948
供應鏈管理是一條經濟血脈嗎?答案當然是不可否認的,對于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區域、一個國家來說供應鏈是經濟血脈,是全社會經濟價值的護城河。供應鏈的發展隨著移動互聯終端的普及、網絡等基礎設施的發達、虛擬技術、智能化的發展,供應鏈管理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迅速顛覆傳統的供應鏈管理及運營技術水平。相對于傳統的供應鏈,更加的方便、快捷,有效,已經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和理解。成為一種高效的營銷模式。
我國在供應鏈管理方面起步本身就比較晚,無論是企業內部活動、外部協同的供應鏈管理意識、工具方法論、信息化和基礎設施設備,導致我們國家整體供應鏈水平以及企業自身供應鏈水平均比較低,供應鏈管理效益低下、浪費和成本很高。嚴重掉后退,近兩年,雖然我國在不斷積極的探索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發展,我國全社會的物流成本有所下降,但還是遠遠高于西方發達國家。因此我們要發展供應鏈方面的知識及其能力。
供應鏈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區域、一個國家的經濟血脈,是全社會經濟價值的護城河。供應鏈管理是通過物品端到端的供需平衡、效率效益提升保障整體經濟效率的核心競爭力、基礎性工程。在新常態下,物流也好(物流僅僅是供應鏈的重要功能與職能)、供應鏈也罷,無論是最基本的管理活動范圍、管理理念,還是商業模式、技術工具、設施設備、商業理念……都被不斷在顛覆。傳統的物流、供應鏈管理工具技術、思想思路、模式都已經滯后于產業對供應鏈發展的需求與要求,無法保障未來的競爭力!
在供應鏈管理中,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或者是其他方面,我們都應該發揮其重要的職能,在環節中緊緊相扣,努力把供應鏈這方面管理好,減少經濟成本,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斷的努力。
總體而言,無論是各行各業產能嚴重過剩、庫存及閑置資產巨大的當下,還是我國經濟發展結構性調整的、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供應鏈管理水平與效率將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核心競爭力,將決定所有資源投入產出價值,將決定我國供應鏈管理需要全社會各方的投入與努力才能達到先進國家及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文章推薦】:供應鏈管理
未登錄